
“言人人殊”字面的意思是每个人的说法都不相同,各有各的看法。
这个成语出自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曹相国世家》:“参尽召长老诸生,问所以安集百姓,如齐故诸儒以百数,言人人殊。参未知所定。”
典故大概的意思是:(孝惠帝元年(前 194 年),曹参被任命为齐国丞相,当时天下刚刚平定,齐悼惠王年纪尚轻,治理国家的经验不足。曹参肩负着治理齐国、安抚百姓的重任,他希望能找到合适的治国方略,于是召集了齐国当地的长老和诸多儒生,想听取他们关于如何安定百姓的建议)“曹参把当地有威望的老年人以及读书人都召来,询问安抚百姓的办法。当时来参加的有百余人,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看法,曹参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决定。”(后来他听说胶西有位盖公精研黄老学说,便派人请盖公来,最终采用了黄老之术来治理齐国,使得齐国安定,他也因此被称为贤相)
这个成语类似前几天的“作舍道边,三年不成”,俗话说得好,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。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对一件事的判断,都来源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,经验,以及周边一切事或者物的影响。(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,因为其他的比如能力,都可能是正的,但是一旦情绪或者思想是负,那结果就非常严重了)
有这么一个故事,内容大概是这样的:一对夫妻,他们有三个儿子,男的经常打女的,大儿子看到了,心里想,母亲太可怜了,他以后一定要好好疼他老婆,儿子看到后无动于衷,小儿子看到后心想,原来还可以这样对待女的。
因而,对待同样的事物,因为每个人站的所处的角度不一样,就会有不同的想法,自然也会有不同的结论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和兴网,证券配资公司,财通策略嬴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