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在网上很多人都看到了一张特别震撼的照片,就是一列飞驰的高速动车和几架在天上进行特技飞行的战斗机,出现在了同一个画面里。
这个场景让很多人觉得既新奇又激动,感觉像是两个不同世界的顶尖高手来了一次跨界合作。
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其实,这背后是一场在吉林长春举办的盛大活动,而我们国家的铁路部门,在这里面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,不仅仅是把大家送到地方那么简单。
这件事发生在2023年9月19号到23号期间,当时长春正在举办第四届航空展。
这个航空展可不一般,是我们国家空军展示最新装备、秀肌肉的一个重要平台,很多平时只能在新闻里看到的先进飞机,比如歼-20、运-20这些“国之重器”,都会进行飞行表演和地面静态展示。
这么精彩的活动,自然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军事迷、航空爱好者和普通游客前去观看。
而巧合的是,这次航空展的举办地,旁边就紧挨着咱们国家重要的交通大动脉——京哈高铁。
想象一下这个画面:你正坐在一趟开往长春的高铁上,车速每小时三百多公里,窗外的风景飞速掠过。
就在你快到长春西站的时候,忽然听到天空中传来巨大的轰鸣声,你下意识地往窗外一看,只见几架战斗机排着整齐的队形,从天空中呼啸而过,机尾还拉出了五颜六色的烟彩,就像在蓝天上画画一样。
地面上,是你乘坐的“复兴号”动车组,代表着中国陆地交通的最高速度;天空中,是守护我们国家安全的“战鹰”,代表着中国航空工业的顶尖水平。
这一地一天,一静一动,两种代表着国家实力的“大国重器”,就这么不期而遇,隔空“牵手”,形成了一幅极具冲击力的画面。
这个瞬间被很多人记录下来,也成了这次航空展一个非常独特的风景线。
看到这里,你可能会觉得,这只是一个地理位置上的巧合。
但实际上,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们,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,并且把它变成了一个为旅客提供更好服务、宣传航空展的绝佳机会。
他们没有让高铁只是一个冷冰冰的交通工具,而是把它变成了一个流动的“宣传大使”和一个沉浸式的体验平台。
具体他们是怎么做的呢?
首先,在开往长春的各趟列车上,他们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。
当你坐到座位上,会发现在座椅背后的口袋里,多了一份印制精美的航空展宣传图册。
这本小册子可不是随便发的广告单,里面详细介绍了这次航空展的看点、热门的飞机型号,还有具体的展出时间和活动安排。
这样一来,旅客们在路上就可以提前做功课,对即将看到的精彩表演心里有数,旅途的无聊时间一下子就变得有意义起来,充满了期待感。
更有意思的是,列车乘务员还在车厢里组织起了小活动,叫做“空中课堂”。
他们会向旅客们提一些和航空知识相关的问题,比如“这次表演的八一飞行表演队用的是什么飞机?”或者“你知道我们国家最先进的隐形战斗机叫什么名字吗?”。
大家可以抢答,答对的旅客还能得到一份特别的奖品——一枚航空展的纪念胸针。
这个小小的互动,一下子就把车厢里的气氛搞得热热闹-活起来。
很多旅客都说,这种方式特别有创意,还没到地方呢,就已经感受到了航空展的热情,也学到了一些国防知识。
一枚小小的胸针,虽然不值钱,但它代表了一份参与感和纪念意义,让整个旅程都变得与众不同。
当然,光有这些软性的服务还不够,面对航空展带来的巨大客流量,铁路部门还得拿出硬实力来保障大家顺利出行。
根据统计,光是9月21号这一天,长春站就迎来了客流最高峰,预计发送的旅客达到了23万人次。
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,对车站的运力、组织和服务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。
为了应对这个情况,铁路部门提前就做好了预案。
他们分析了客流特点,发现大部分都是去往北京、大连、哈尔滨等地的中短途旅客。
于是,他们采取了一个很有效的办法,就是把动车组“重联”运行。
简单来说,就是把两列一样的动车连在一起开,座位数直接翻了一倍。
光是这几个热门方向,就加开了14列重联列车。
整个航空展期间,图定的列车开行了550列,总共增加了2.8万个座位。
这些数字的背后,是铁路调度中心工作人员们无数次的计算和协调,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全力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,让大家都能买到票,顺利地去看航空展。
旅客到达长春站之后,考验才真正开始。
为了不让大家在出站换乘上耽误时间,长春站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。
他们主动和市里的公交公司、地铁公司、出租车公司建立了联动机制,确保有足够的车辆来接驳火车站的客流。
你一走出出站口,就能看到非常清晰的指示牌和引导人员,告诉你去哪里坐公交、去哪里坐地铁。
车站还把所有的便捷换乘通道都打开了,让需要站内换乘的旅客可以“无缝衔接”,不用出站再进站,省了很多时间和力气。
除此之外,车站里的服务细节也做得非常到位。
为了让赶时间的旅客不误车,专门设置了“急客通道”。
考虑到现在大家手机不离手,候车室里设置了免费的充电岛和充电桩,解决了大家的“电量焦虑”。
车站里还有“春之约”爱心服务团队,专门为老人、小孩、残疾人等重点旅客提供全程的贴心服务。
服务台备着便民医药箱,以防有人身体不适。
“雷锋便民服务队”的工作人员则在车站里来回巡视,随时帮旅客解决买票、候车、换乘中遇到的各种难题。
一位来自北京的摄影爱好者陈先生就说,长春站的这些服务真的很贴心,特别是急客通道和免费充电设施,让他感觉很方便。
出站后,他根据引导很快就找到了接驳车,切实感受到了铁路部门的周到。
所以说,我们看到的“高铁与战机同框”,不仅仅是一幅壮观的图景,它背后展现的是我们国家强大的综合实力。
一方面,是航空工业和国防力量的硬实力,另一方面,是像高铁这样服务于国民经济和民生的基础设施的硬实力,以及铁路部门这种以人为本、细致入微的服务软实力。
正是这些不同领域的强大力量相互配合、协同作战,才为我们普通老百姓创造了这样安全、便捷、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。
这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交通运输保障,更是一次生动的国民成就展示。
和兴网,证券配资公司,财通策略嬴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